日前,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商务部同步发布消息称,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上世纪90年代,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随之发展起来。石油储备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甚至常与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一同被提及。目前中国石油储备建设情况如何?离国际安全标准线还有多远?未来又将怎么样?
储备达3325万吨
据上述部委消息,至2016年年中,中国建成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及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共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利用上述储备库及部分社会企业库容,储备原油3325万吨。
这意味着中国石油储备建设又向前一步。
2014年,中国首次公开战略石油储备情况。一期工程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等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164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1243万吨。
到2015年年中,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增加至8个,总储备库容增加至2860万立方米。利用上述储备库及部分社会库容,储备原油增加至2610万吨。相比之下,2016年年中增加了储备基地一个,原油的储备量增加715万吨,增幅为27.4%。
“这些年中国增加石油储备的步伐没有停,增速还是比较快的。”对外经贸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炜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国际上的石油储备源自战后第一次石油危机,用以防范极端情形导致的石油供应短缺或中断。中国在这方面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进程还不错。在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凸显的情况下,石油储备建设意义尤其重大。